1988年8月8日,在橫濱文化體育館,安東尼奧豬木挑戰他的愛徒藤波辰巳(現辰爾)的IWGP重量級冠軍頭銜。比賽結束以60分鐘時間限制平手告終,豬木親自將冠軍腰帶繫在藤波的腰間,稱讚他防衛成功。

1988年8月8日,在橫濱文化體育館,安東尼奧豬木挑戰他的愛徒藤波辰巳(現辰爾)的IWGP重量級冠軍頭銜。比賽結束以60分鐘時間限制平手告終,豬木親自將冠軍腰帶繫在藤波的腰間,稱讚他防衛成功。
原文出處
這一幕宛如王牌交替的儀式,也讓人聯想到豬木的引退。
然而,豬木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新的舞台。9月25日,他在台灣台北市立體育館復出,10月7日在後樂園會館舉行的「鬪魂系列」開幕戰中,時隔半年再次與藤波組成師徒搭檔,擊敗了Bam Bam Bigelow和Steve Casey。

在擂台上展現完全復出的同時,豬木於11月7日在新大谷飯店舉行記者會,宣佈將於1989年春季邀請蘇聯的格鬥技軍團來日本進行全面對抗戰,成為首個引進共產圈摔角軍團的團體。
9月中旬,在首爾奧運會即將舉行之際,豬木得知蘇聯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有意派遣格鬥技選手來日本擔任摔角選手。他通過朝日電視台駐莫斯科專員、日本摔角協會確認了此消息,於10月21日派遣營業部長倍賞鐵夫和馬沙齋藤作為先遣部隊前往莫斯科。
在系列賽結束後的10月30日,豬木也抵達當地,並於11月1日與蘇聯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高層會談。達成基本協議後,於11月2日簽署合約,並在11月7日正式宣佈這一消息。
當時,蘇聯的戈巴契夫政府正在推行改革,作為外匯收入策略,他們將足球和冰球等頂級運動員輸出到西方體育界。而豬木長期以來一直考慮通過摔角進行世界交流,引進蘇聯格鬥技軍團成為他的第一步。
此外,當年5月成立的新生UWF作為「真正的格鬥技摔角」掀起了熱潮,引進四次世界冠軍得主Salman Hashimikov和當年蘇聯冠軍Victor Zangiev等人,也有為牽制UWF的意圖。
讓這些格鬥技高手理解摔角非常困難,但有奧運角力經驗的馬沙齋藤、長州力和馳浩前往當地指導選手。豬木也於12月11日至23日訪問蘇聯,在喬治亞共和國的哥里市,親自指導蘇聯摔角軍團的訓練,同時選拔來日本的成員。
豬木向最強格鬥軍團教授了四點:
① 保護自己,並讓對手的招式看起來漂亮的受身技巧的重要性
② 在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盡可能接近極限的技術
③ 感性和喜怒哀樂等表現力
④ 與能夠在極限狀態下戰鬥的對手建立的信任關係
他強調了不僅是力量和勝負,還要讓觀眾滿意的職業意識,以及不造成傷害的潛規則。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駕崩,隔天元號改為平成,對摔角界來說也是新時代的開端。
日蘇全面對抗戰引起美國勢力的注意,由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希臘羅馬式角力100公斤級第四名Brad Rheingans領軍,Big Van Vader和Bigelow組成的美國隊宣告參戰。最終戰決定在4月24日於東京巨蛋舉行。
東京巨蛋是日本首個有屋頂的體育館,於前年3月18日開幕,是當時最大的室內競技場。這是摔角首次進駐此地。
2月22日,作為展示,Hashimikov、Zangiev和具有1976-82年莫斯科錦標賽冠軍實績的Vladimir Berkovich在兩國國技館亮相。
比賽以5分鐘的表演賽形式進行,首先是Hashimikov對陣英雄齋藤,Hashimikov在3分48秒內以6種摔技和水車落獲勝。Zangiev則以正面摔KO松田納(以後的大武士),僅用2分40秒結束比賽。Berkovich對馳浩的比賽中,Berkovich以5種摔技佔優勢,最終以5分鐘平手結束。
Hashimikov與Zangiev的蘇聯對決中,雙方各用數次摔技,最終以5分鐘平手告終。
兩國國技館的1萬1000名觀眾每次看到摔技成功都發出「真厲害!」「這是真的!」的驚嘆聲。
雖然特別裁判馬沙齋藤對他們的表現提出嚴厲評價,認為他們還未掌握摔角的感覺且被觀眾影響到,只發揮了20%的實力,但蘇聯軍團的實力已經震撼了日本摔角迷。
作者:小佐野景浩,前《週刊ゴング》主編,採訪並撰寫了許多團體和選手文章。還活躍於電視等節目的評論員。他的著作包括《職業摔角秘史》(徳間書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