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稀有的反派摔角手「丹普松本」半生為題材的Netflix劇集《極惡女王》正引發熱議。該劇呈現的1980年代全日本女子摔角(全女)受歡迎程度驚人,但那份輝煌若回首看去,竟也像是短暫的一場夢。象徵當年極度繁榮的「全女」時代的一處超豪華設施,今天再訪該地,宛如踏進了過去的光景。...
以稀有的反派摔角手「丹普松本」半生為題材的Netflix劇集《極惡女王》正引發熱議。該劇呈現的1980年代全日本女子摔角(全女)受歡迎程度驚人,但那份輝煌若回首看去,竟也像是短暫的一場夢。象徵當年極度繁榮的「全女」時代的一處超豪華設施,今天再訪該地,宛如踏進了過去的光景。(前篇,文:欠端大林)
原文出處
在擁有800年歷史的埼玉縣秩父市一帶,有「秩父札所34觀音靈場」,以「第1番」四萬部寺作為朝聖的起點,若從此地繼續往北走,終會抵達一條已然荒廢的林道。
沿著鬱鬱蒼蒼、日光難以透入的山路攀登約一公里,忽然一處空曠地出現在眼前,茂密的植物後方,一座古舊的原木小屋模樣的建築映入眼簾。
這正是已消失的「全日本女子摔角」(全女)所擁有的訓練設施兼宿舍,「Ring Star Field」。
該設施竣工於泡沫經濟盛行的1987年,曾是全女輝煌時期的象徵。全女創辦人松永高司在友人建議下購買這片山林,決心建設日本首座「女子摔角鎮」。並在銀行融資的支持下,加上自籌資金,總共投入了高達5億日圓。
林道被鋪上了水泥,傾斜地被鏟平成為廣場,並建造了由進口高級木材打造的大型木屋。該設施還附設了擂台和小型游泳池,這座山中豪華設施當時一度成為熱議話題。
在設施開幕的同年11月8日舉行的首次活動中,位於偏遠山區的場所吸引了約2000名粉絲,其中大多數是十多歲的女性。在蔚藍的晴空下,長與千種與雌獅飛鳥組成的「Crush Gals」在擂台上演唱《炎之聖書》。《極惡同盟》領袖丹普松本也出場痛擊新人女摔選手,展現她的威懾力。
距今已經過了37年。
團體破產後,這座設施未被拆除,逐漸成為廢墟。現在,舊木屋周圍散落著古老的宣傳手冊、選手的照片底片、某些獎盃以及當年販售的VHS錄影帶。
屋頂早已破損,光線與水從破洞中灑入,地板上甚至長出雜草。當年的泳池已成為人工池塘,成了蜻蜓產卵的理想場所。
想像著這片土地上曾經迴盪著女性粉絲們的歡呼聲,但那些往日盛況已不可能再現。無論何時,時光殘酷地帶走一切榮華,這一點從未改變過。
當年的泳池已成為人工池塘
Netflix目前大熱的影集《極惡女王》聚焦在這段歷史上。劇中所描述的時代,正是全日本女子摔角(全女)37年歷史中的巔峰期。
《極惡女王》講述了日本女子摔角史上最輝煌的「Crush Gals」傳説,以及她們的宿敵「極惡同盟」領袖丹普松本的半生。這群曾將青春獻給擂台的女性,她們熱血的歲月和豐富的故事,不僅吸引了曾見證那個狂熱年代的觀眾,甚至也令年輕世代著迷。這份特別的魔力使影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極惡女王》的熱播,不僅再次證明了該題材的吸引力,也反映了90年代以後的女子摔角未能超越「Crush Gals」時代所留下的深刻影響。事實上,至今Crush Gals和丹普松本的知名度仍遠超當前的現役女子摔角手。
全日本女子摔角由松永高司與其家族於1968年創立,但1997年因銀行停止交易而宣告破產。即使在破產後,少數留下的選手仍然堅持比賽,但終於在2005年完全停止了營運。
這個曾在1980年代中期掀起空前風潮的團體,為何在僅十多年後便走向倒閉?其中一位見證全女興衰的關鍵人物,便是曾擔任該團體擂台播報員兼公關的今井良晴。
今井氏於2013年因癌症辭世,享年僅53歲。他與松永高司(2009年過世,享年73歲)及其兄弟關係密切。2008年出版的松永高司著作《女子摔角:未完的夢》(扶桑社),今井氏也參與了策劃和監製,成為女子摔角界的重要記錄者。
自1970年代起,今井氏便與松永家交好,協助全女的事務。1991年,他接受松永家族中四男、曾任全女裁判的國松(又名吉米加山)的邀請,正式加入全女並在90年代後全力支撐這個團體的幕後運作。
今井氏在生前曾對筆者說過:
「會長(松永高司先生)也常提到,全女傳統的『25歲引退制度』逐漸形同虛設,加上泡沫經濟的崩潰與副業失敗,此外,破產前一年,為了資金週轉而勉強舉辦的日本武道館活動成為致命傷。」
在1980年代之前,全日本女子摔角有「25歲引退」以及「三禁」(禁止飲酒、吸煙、與男性交往)的不成文規定。像是馬赫文朱、Beauty Pair、Crush Gals這些為全女歷史增色的明星選手,皆在十幾歲時進入全女,在規定的「引退年齡」25歲之前全力奔跑,為摔角生涯畫上句點。
松永高司先生曾解釋設立「25歲引退制度」的經營考量:
「以我經驗來看,明星選手的『巔峰期』僅有3年。人氣上升期1年、頂峰期1年、人氣下降期1年。在這3年裡,我們能賺取大量收益。但若此後沒有新星選手冒出,收支就會轉為赤字。」(《日經商業》1998年1月12日號)
松永先生非常理解那群剛從中學畢業的少女如何切斷一切誘惑,全心奉獻於女子摔角,這種純粹無瑕的世界深深吸引著同齡的女性觀眾們。他也清楚意識到,粉絲的狂熱是有期限的。
然而,到了90年代,開始有選手拒絕在25歲引退。
原因各有不同,但其中不乏選手不願輕易放棄得來不易明星地位的本能。
今井氏回憶道:
「作為會長,他並不打算讓選手一輩子從事摔角,而是希望在選手們未受重大傷害時將她們送回父母身邊,讓她們以女性的身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70到80年代的選手中,有許多人學歷不高,有些甚至來自複雜的家庭背景。對她們來說,在巔峰時期引退,尋找幸福才是最好的選擇。會長的這種想法其實也反映了他所處的年代特徵。」
Crush Gals引退後,全女比賽會場中年輕女孩的身影逐漸消失,轉而吸引了摔角愛好者的男性粉絲。「25歲引退制度」在藍面中野繼續現役後實際上被撤銷,然而新陳代謝的減緩直接導致人事成本上升,為團體經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