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摔角解說者 柴田惣一的「摔角時光跳躍」(5)
職業摔角解說者 柴田惣一的「摔角時光跳躍」(5)
原文出處
1982年,柴田惣一加入東京體育報(東體),在那之後超過40年持續報導職業摔角。透過朝日電視台的職業摔角轉播節目《世界職業摔角》,他運用自己的採訪能力,向全國的摔角迷提供選手的資訊。
柴田先生分享了精選的摔角故事。在連載的第5回中,我們探討了從9月19日開始在Netflix上熱播的《極惡女王》,以及那個昭和時期「規格外」的全日本女子職業摔角世界。
——當你在東京體育報工作時,是否也負責報導女子摔角的新聞?
柴田:1984年8月,隨著Crush Gals(長與千種與雌獅飛鳥)以《炎之聖書》出道,女子摔角的人氣一路飆升。由於讀者的需求,我從那時候開始報導女子摔角。全日本女子職業摔角由松永高司和他的兄弟們於1968年成立,當時是從「日本女子職業摔角協會」獨立出來的。在全盛時期,全年進行超過300場比賽。
那時,全女的事務所在東京目黑,辦公室裡面有個大金庫,裡面隨意塞滿了現金。當時不像現在,大部分交易都是以現金進行。比賽結束後,票款和周邊商品的收入會直接放進金庫。所以每次打開金庫,裡面的錢都會掉出來。
——這真是令人驚訝!真想親眼看看(笑)。
柴田:據說當時沒有人知道金庫裡到底有多少錢。松永四兄弟經常說:「去喝一杯吧!」然後他們打開金庫,隨手抓起一把皺巴巴的鈔票塞進口袋,然後直奔繁華街道。
——真是個奢華的時代啊。
柴田:在1970年代後半段,當Beauty Pair(傑基佐藤和真基上田)崛起時,等候選手進場和退場的粉絲數量是驚人的。而在最受歡迎的時期,加入全日本女子摔角的試鏡報名非常踴躍,人潮洶湧。
堆積如山的報名資料送到事務所,如果從桌子上掉下來,那些文件基本上就不會再被查看。我有時也會想:「說不定那些裡面有『鑽石原石』。」但最後只能說:「那個人沒有運氣吧。」因為那時候的文件通常是不經審視就被淘汰掉了。
——過去,女子職業摔角選手是「偶像」般的存在呢。
柴田:當時的粉絲大多是年輕女孩,像現在這樣的年長男性觀眾並不多。對女性來說,摔角選手是「憧憬的對象」。早期的女子摔角比賽,與其說是摔角,更像是女性之間的打鬥,也就是所謂的「貓咪打鬥(Catfight)」。然而,1974年,馬赫文朱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女子摔角開始成為「展示技術的戰鬥」。
——馬赫文朱女士改變了當時的「女子職業摔角」。
柴田:因為她的影響,許多女學生開始湧入試鏡。然而,這些孩子大多剛剛中學畢業,對社會毫無了解。她們只能按照公司的方針行事。中學畢業的女孩拿著不錯的薪水,但薪水會以宿舍費等各種名義扣除。
最終,她們實際到手的金額大大減少。選手們住在道場旁的宿舍裡,雖然「食」與「住」都得到了保障,但除了白米供應充足外,其他配菜都要自費。當收到來自家裡的補貼時還好,但基本上,罐頭食品就是她們的美食了。
她們還得做許多雜務,自由時間很少,平時的穿著幾乎都是運動服。對於年輕選手來說,這樣的生活相當嚴苛。不過,公司也激勵她們說:「想賺錢的話就成為明星吧」,所以她們的拼搏精神非常強烈。公司當時賺了不少錢,如果松永兄弟能好好管理財務,可能早就蓋起好幾棟自有大樓了。
——這麼說,管理上真的很糟糕嗎?
柴田:嗯……就像我剛才提到的,據說社長們幾乎每晚都在外面豪遊。周圍的人常建議他們「買棟大樓,靠不動產收入賺錢」,也有人建議他們蓋自己的大樓或進行投資,但他們似乎沒太大興趣。不過,由於資金充足,他們後來還是開始考慮投資的建議。
——這樣看來,似乎也有被騙的風險呢……
柴田:實際上,他們在土地和股票等方面確實有一些損失。所以,如果當時有懂理財的人負責管理,或許全日本女子職業摔角可能會延續下去。
——1980年代的全日本女子摔角好像分成了兩隊。我記得有像是捷豹橫田和雌獅飛鳥那樣的 A 隊,還有像是惡魔雅美、長與千種、丹普松本那樣的 B 隊。
柴田:比賽的場次非常多,但更重要的是,不斷有人要求舉辦更多比賽。如果分成兩隊,那收益自然就會翻倍。不過,我猜在組隊的時候應該經歷了不少困難。
——在全日本女子職業摔角裡,有「酒、菸、男人」這三項禁令對吧?
柴田:雖然據說有些選手偶爾會喝點酒,但菸的禁令倒是被嚴格遵守,因為「對肺不好」。至於男性感情方面,則是為了避免問題的發生。放到現代,可能會被稱為「職場霸凌」或「精神霸凌」,當時雖然沒有這些詞彙,但擂台上下的規範真的很嚴格。
——有發生過什麼事嗎?
柴田:像是「擂台上的舉止不對!」「訓練時的態度不好!」這樣的事情,都會受到嚴厲的指導。除了言語上的指責,有時甚至會有些許的體罰……如果換種說法,可以說是「鍛鍊精神力」。
話說回來,在目黑車站附近有一家支持全日本女子摔角的咖啡店,年輕的選手們在那裡可以享受優惠,還能獲得各種額外的服務。店裡還擺放了一本筆記本,供顧客自由書寫。我曾經親眼見過,大部分的留言都是「蛋糕很好吃」之類的內容,但偶爾也會有一些年輕摔角手的抱怨或是對前輩的批評(笑)。據說後來還進行過「抓出寫筆記的兇手」的行動呢。
——練習應該也相當嚴格吧?
柴田:練習主要以摔技、受身動作和基礎體能訓練為主。對於技術方面,則是「在比賽中觀察前輩學習」。受身動作有前、後、側、旋轉等多種,如果沒有做好,可能會重創後腦造成嚴重的傷害。無論是男選手還是女選手,這方面的準備都很重要。不過,技術的傳授似乎真的非常稀少。
——那樣的話,應該會有很多純粹的拳打腳踢的比賽吧?
柴田:全日本女子摔角在擂台上呈現的是激烈而充滿緊張感的對決。有時候選手之間本來就處得不好,會吵架甚至打架,公司反而會刻意安排她們進行比賽。有時候公司還會挑撥離間、傳話讓彼此誤會......但正因如此,這些比賽反而變得更加精彩。
在比賽中受傷的話,有時甚至會被指示「邊比賽邊療傷」。現在回想起來,這種做法已經超越了「破天荒」的程度,簡直是荒唐至極。那個時代強調的是意志和毅力,並不是說這樣是好是壞,而是「那個時代就是這樣」。
——現在,曾屬於全日本女子摔角的選手們經常在脫口秀活動或 YouTube 上分享當時的經歷。
柴田:雖然大多數選手都說「那是一段艱苦的經歷,但也是寶貴的經驗」,似乎對那段時光有一種懷念之情。當然,當時的確非常困難,但她們並沒有將其視為悲傷的回憶,而是認為「因為那段時代才有現在的自己」,這種積極的態度實在令人敬佩。心智和身體顯然都得到了極大的鍛鍊。
無論如何,全日本女子摔角在各方面都是「規格外」的。它是日本女子摔角的源頭。許多從全日本女子畢業的選手現在依然活躍於摔角界,並且成立了不少女子摔角團體,也有選手走向世界。雖然對這段歷史的評價有好有壞,但如果沒有全日本女子摔角,就不會有現在的女子摔角。創立全日本女子摔角的松永兄弟的貢獻確實很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