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回顧1.4東京巨蛋大會「安東尼奧豬木追悼大會」
② 回顧1.4東京巨蛋大會「安東尼奧豬木追悼大會」
詳細介紹
----今年的1.4是安東尼奧豬木先生的追悼大會。對此,您有何回顧?
得知豬木先生去世的消息是在我抵達英國比賽場地的那個晚上。第二天在比賽場地上,我們決定將1.4打造成豬木先生的追悼大會。我們決定以豬木式的心態來進行比賽,以豬木先生為焦點!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豬木先生的引導和力量。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時,我身處英國,而且還是比賽前一天。在英國並沒有敲十下鐘聲的傳統,也不確定能否安排到豬木先生的影像......
但是在這個時候,奇跡發生了。首先,作為新日本的決策者,我和菅林,還有所有者木谷,我們都在英國。而且,電視朝日的倫敦分支機構的人也趕過來了。我們匆忙向現場的播報員介紹了十下鐘聲的傳統,借助朝日電視的幫助,我們也安排好了現場採訪的設備,成功在英國進行了敲十下鐘聲。並且,我們還通過日本的新聞節目將這一情況播放出來。
----確實是個奇跡。
在本應是第一次進行十下鐘聲的場合,觀眾大聲呼喊「INOKI」,所有人一齊站起來,就像電影中的一幕一樣。當我還是個粉絲時,每當豬木先生在賽場上拿起麥克風時,他總是說:「新日本職業摔角將在今年開始翱翔世界!」這次的十下鐘聲真正體現了這一點,讓人感動不已。而且,一月份的安排幾乎到最後期限。決定要舉辦活動,要舉行追悼大會...決策者們全都聚在一起做出了即時的決策,這種情況下不禁讓人覺得有豬木先生的引導。
----當天的心境如何?
當響起拳聲時,選手們開始他們的工作,相反,幕後人員的工作到那裡就結束了,所以對我來說,事前的準備就是我的主要工作。我非常希望能在沒有限制的場地上,以眾多觀眾的聲音送別豬木先生。我希望能聽到「1、2、3,Da!」的呼喊聲,以及特別強烈的「豬木呼喊」。因此,當時的最重要任務是與相關政府機構進行談判,堅決不讓人數限制影響觀眾發聲的機會,我下定決心絕不讓步。
----沒有限制的發聲,在新日本最大的1.4大會上送別豬木先生,對於粉絲來說也是一場特別的比賽。
豬木先生在夏天的時候就被確定為終身名譽會長,並於九月簽約。本來理想情況是希望豬木先生能活著來到那個賽場,並進行「1、2、3,Da!」的表演。但由於無法實現,我希望能在滿座的會場裡進行「1、2、3,Da!」,或者「豬木呼喊」。雖然最終沒有滿座,但與去年1.4相比,來場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我認為所有參戰選手都在燃燒各自的戰鬥精神,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表演。
此外,Kenny Omega選手也久違地參戰了。這場比賽成為了豬木先生作為推動職業摔角界的最後一站。而オカダ・カズチカ選手在比賽中獲得了冠軍。這是我個人的印象,從開始到最後的麥克風發言,彷彿豬木先生身在其中。
③ 可以感受到觀眾的歡呼聲回歸了
----歡呼聲回歸的情況如何?
正如我在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職業摔角當然是以選手的戰鬥為核心,而觀眾的呼應和歡呼聲則成為了激勵選手和營造現場氛圍的重要因素。我認為觀眾在現場所獲得的喜悅就是比賽的完整體驗,我們希望能夠讓觀眾獲得超出票價的喜悅和滿足感。長時間以來,這個關鍵的環節一直缺失著,觀眾無法發出歡呼聲或噓聲,這讓人可能在回家後感到沮喪。在沒有歡呼聲的時期,我一直努力避免發表類似「沒有歡呼聲的摔角比賽比原本的更無聊」的言論,但內心卻感到非常無奈。
----確實是那樣沒錯。
個人生活的變化也影響了對於職業摔角的看法。舉個例子來說,假如處於戰爭時期,人們很少會喜歡看戰爭電影。因為有穩定幸福的個人生活,才能夠享受這類電影或恐怖片。在摔角比賽中,我們的支持選手贏了或輸了,他們的勝利表現和失敗表現也各不相同。過去,無論是令人滿意的比賽還是不那麼令人滿意的比賽,都被視為情感的「幅度」和「釋放」而被消化。。
然而,在武漢肺炎的不幸生活環境下,即使進行相同的比賽,觀眾對於能夠讓他們滿意的場面或者是能夠為未來培養容忍度的彈性都會有所改變。如果再加上禁止喝采,情況就更加嚴峻。我個人沒有在摔角比賽中戰鬥過,但我借用了棚橋選手的話來說,本來摔角是一項「即興表演(Play by Ear)」的運動,對於摔角手來說,無觀眾或無歡呼聲的環境反而是一種能夠激發觀眾熱情的手段,也是提升技巧的絕佳機會。。
當然,由於觀眾對現場體育賽事的渴望,近期觀眾的滿意度也大幅提高了,但我認為選手們通過這段武漢肺炎時期學到的東西發揮出來,使得現場氣氛遠遠超過了疫情之前。不僅僅是公司的體質,選手們也在這期間進步了一大步甚至兩大步。
----果然有沒有歡呼聲確實會有很大的不同。我真正感受到了歡呼聲的力量。在沒有歡呼聲的時代,選手們也做了很多努力。
不僅在比賽中,而且在場外,選手們也在提升他們的發聲能力。例如O-Khan選手在疫情期間嶄露頭角,他在發聲方面也非常出色。比如他會在比賽中用常見的口號,而且不使用麥克風。通常情況下,這種發言會被觀眾的歡呼聲掩蓋,但如果他去拿麥克風,可能就會失去效果。
這可能是那個時期特有的特點吧,它們相互疊加在一起。儘管困難,但如果要看好的一面,就是在這三年的疫情中,我們得到了許多在沒有疫情時得不到的東西。當然,這是我們現在才能說的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