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奧運和世界角力錦標賽選手轉為職業摔角手,與日本及美國選手進行對抗賽,這是安東尼奧豬木的大構想。1989年4月24日,這一計劃以「89格鬥衛星鬪強導夢」為名,首次進軍東京巨蛋。

蘇聯奧運和世界角力錦標賽選手轉為職業摔角手,與日本及美國選手進行對抗賽,這是安東尼奧豬木的大構想。1989年4月24日,這一計劃以「89格鬥衛星鬪強導夢」為名,首次進軍東京巨蛋。
原文出處
當時擔任新日本摔角副社長的坂口征二(現為顧問)回憶道:「當時我們的重大比賽主要在兩國國技館舉行,也發生過暴動,有時後樂園也無法坐滿觀眾。在這種情況下,豬木先生竟提出要在東京巨蛋舉行比賽(苦笑)。那時蘇聯的角力選手轉為職業摔角手也是社會熱議話題,但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此前的重大比賽規模在1萬人左右,而此次需要動員5倍的人數。
主賽事是豬木與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柔道93公斤級金牌得主Shota Chochishvili的無繩圓形擂台異種格鬥技賽。美蘇對抗賽包括Bam Bam Bigelow對抗Salman Hashimikov,日蘇對抗賽則是馬沙齋藤對抗Wahka Eveloev。
整個比賽的亮點是日美蘇三國參與的鬪強導夢杯爭奪戰及IWGP重量級王座決定戰。日本代表有藤波辰巳(現辰爾)、長州力、海外修行中的蝶野正洋和橋本真也;美國代表是Big Van Vader和Buzz Sawyer;蘇聯代表則有Victor Zangiev和Vladimir Berkovich。半決賽前的獸神萊卡的出道戰也備受關注。
獸神萊卡源自永井豪原作的同名動畫,該動畫於1989年3月11日在朝日電視網13個頻道開始播放(每週六下午5:30至6:00,至1990年1月27日)。
摔角迷永井希望將獸神萊卡的角色引入摔角,當時在英國修行的船木優治(現誠勝)被選中。然而,船木宣布移籍UWF,離開新日本。取而代之的是與船木一起在英國修行的山田惠一,原本就有成為覆面摔角手志向的山田欣然接受,並宣布自己將化身為獸神萊卡後戴上面具。
比賽的演出像是日美蘇職業摔角奧運會。蝶野、Brad Rheingans和Wahka Eveloev分別持國旗入場。開幕宣言後,藤波歸還了IWGP重量級的腰帶,隨後奏響三國國歌,場內氣氛達到高潮。
在第一輪比賽中,Vader擊敗蝶野,藤波在被Berkovich摔倒後,以岩石落下技和三角絞戰勝對手。Sawyer和Zangiev的美蘇對決中,Zangiev以漂亮的德式背摔勝出。
長州與橋本的日本對決中,橋本曾誓言「要為擊敗長州而暫時回國」,他以膝踢和DDT表現出色,最終逆轉勝利,露出「運氣站在我這邊」的喜悅表情。
Vader與藤波的半決賽中,Vader勢如破竹,壓倒性勝利。橋本則在對陣Zangiev時,以頭槌、膝踢和足部四字固定成功晉級決賽。
決賽中,Vader以連續兩次的Lariat擊倒橋本,獲得錦標賽冠軍並成為第4代IWGP王者。
備受關注的獸神萊卡首次亮相對戰曾與虎面進行過激戰的小林邦昭,並以原創技「獸神原爆固」獲勝,出道戰便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Hashimikov與Bigelow的比賽僅持續2分26秒,Hashimikov以水車落瞬間擊敗對手,展現強大實力。
主賽事結束得出人意料。豬木因Chochishvili的手臂關節技而無法使用左臂,最終被連續三次裏投擊倒,首次在異種格鬥技賽中落敗。
翌日各大體育報紙頭版都報導了「豬木完敗」,但這次活動動員了5萬3800人,收入超過3億日元,取得巨大成功。
一個月後的5月25日,豬木在大阪城展演廳聚集了1萬2350人(滿座),以逆十字固雪恥。
新日本摔角以這次巨蛋成功為契機,逐漸將東京巨蛋比賽常態化,提高收益,同時將原本每年約250場的巡迴比賽減半,確立以城市為中心的新型比賽體系。
作者:小佐野景浩,前《週刊ゴング》主編,採訪並撰寫了許多團體和選手文章。還活躍於電視等節目的評論員。他的著作包括《職業摔角秘史》(徳間書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