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無霸鶴田與馬場(右)凱旋回日本(1973年10月)
經歷了一場內部紛亂的日本職業摔角在1973年4月20日舉行了最終戰,實質上停止了活動。當時被「驅逐」的安東尼奧豬木在1972年成立了新日本職業摔角,而巨人馬場則創立了全日本職業摔角。原本我打算回到美國,但最終還是登上了全日本的擂台。
原文出處
這是因為芳之里向馬場提出,希望他能接納幾位日本職業摔角的選手。我其實並沒有特別想加入全日本,但為了給芳之里面子,便答應參加了。對於從日本職業摔角移籍過來的選手,馬場給人的感覺是「想做就盡力去做吧」,有點放飛自我的態度。
同年10月,從美國修行歸國的是巨無霸鶴田。當時馬場對鶴田非常照顧,總是很抬舉的樣子。馬場把他捧得太高了,以至於鶴田自己都驕傲得不行,感覺就像是「你這樣抬頭挺胸走路,風一吹就會倒下」一樣(笑)。
而我則在鶴田回來後,與サムソン・クツワダ(※1)前往澳洲進行遠征。當時的澳洲非常不錯,由美國人Jim Barnett擔任推廣者,出手也很大方。觀眾也很多,因為Barnett早已開拓這片市場,所以規模已經相當成熟了。某些場次甚至有數萬名觀眾進場。

他與サムソン・クツワダ(左)一起前往澳洲遠征(1973年8月)
提到澳洲的會場,有個特點就是,觀眾席後面會站著拿著長長棍子的工作人員。他們的任務是打那些因興奮而站起來的觀眾,讓他們重新坐下(笑)。這種情景在其他國家是沒見過的,可能只有在澳洲才有。當時治安也不算太好,觀眾常常隨身攜帶刀械或槍支進場。雖然我沒被槍擊過,但確實有被興奮的觀眾用刀劃傷過。這種情況時常發生,當有人向你襲來時,你該怎麼辦?當然是隨手拿起附近的椅子來…呵呵呵…。
此外,我也是在這段時間學會了上勾拳。這是從一位名叫Cyclone Negro(※2)的選手那裡學到的。他曾是拳擊手,拳擊技巧非常好。他是在訓練場上,一邊打著沙袋一邊教我的。這項技術在後來的比賽中幫了我很多忙。然後,隔年1月我回到了日本…。
※1 出身於相撲界,四股名為「二瀨海」,最高位階為幕下23枚目。
※2 來自委內瑞拉,曾以Calypso Hurricane的名義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