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獵人」小林邦昭歷史<19>「1984年9月,新日本摔角退團。如今揭露真正的理由……」

1980年代初期,與初代虎面激烈對戰並被稱為「虎獵人」的小林邦昭(現年64歲)自2000年4月21日引退至今,已經過了20年。他於1972年10月加入剛創立不久的新日本摔角,與虎面展開對決,在全日本摔角中與三澤光晴的二代虎面對戰,進入平成時期後,又在新日本擂台上以反選手會同盟和平成維震軍的身份活躍。WEB報知推出連載「『虎獵人』小林邦昭歷史」,回顧這位令人難忘的摔角選手的生涯。第19回將聚焦於「1984年9月,新日本摔角退團。如今揭露真正的理由……」。(福留崇廣)(原文發表於2020/10/19)
原文出處
1983年8月,因為最強的宿敵——初代虎面引退,小林邦昭陷入了失落感。一年後的1984年9月,他決定從新日本摔角退團,轉戰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團體——由巨人馬場領導的全日本摔角。
「我之所以離開新日本,是因為已經沒有可以戰鬥的對手了。我在全日本尋找新的挑戰。」
退團的背景,與前一年發生的「政變事件」有關。這場內部的權力鬥爭導致新日本摔角的營業部長大塚直樹離職,並另起爐灶成立「新日本摔角興行」。該公司不僅負責新日本的比賽,也開始經營全日本的興行,並於1984年8月26日主辦了田園體育館的大會,進一步拉近與馬場的關係。在這股潮流下,大塚接觸了當時在新日本掀起「維新軍團」旋風的長州力,長州決定離開新日本,結果,小林等13名維新軍團的成員選擇追隨長州,並在9月20日的大阪府立體育館比賽後集體退團。
「我離開的契機,確實是那場政變事件。然而,究竟哪些是有計畫的行動,哪些只是謠言的推波助瀾,我也無法分辨。不過,直接促使我離開的原因,與大塚先生的邀請無關。我單純是因為在新日本找不到想要的戰鬥了。佐山(聰)離開後,我已經沒有合適的對手了。既然如此,倒不如創建新的團體,轉向全日本試試看。當時的長州應該也是這樣想的吧?他和藤波(辰爾)之間的對決已經到了瓶頸,即使繼續打下去,觀眾可能也會感到厭倦。我開始覺得自己在新日本顯得格格不入,渴望新的變革與對手。就在這個時候,大塚先生成立了新團體,讓我們將目光投向全日本。於是,我和長州都希望尋找新的對戰對手,覺得像巨無霸鶴田、天龍源一郎、二代虎面這樣的選手,可能會更有吸引力。在這裡,我看到了新的夢想。」
離開新日本的選手們隨後成立了ジャパン職業摔角,並於1985年1月正式進軍全日本的擂台。那麼,對於曾因仰慕安東尼奧豬木而踏入摔角界的小林來說,離開新日本,投奔新日本的最大對手馬場的全日本,是否曾感到內疚呢?
「老實說,我當年是因為憧憬豬木先生才進入這行的,所以離開時,內心確實對他有些愧疚。而且,我在出走時,甚至沒有向他正式告別……現在回想起來,真的覺得自己太沒有禮貌了,真是糟糕啊(笑)」
1973年10月,17歲的小林邦昭加入新日本摔角。1984年9月,他在28歲時選擇退團,結束了11年的新日本生涯。到了1985年新年,他正式將戰場轉移到全日本摔角。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