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代初期,與初代虎面激烈對戰並被稱為「虎獵人」的小林邦昭(現年64歲)自2000年4月21日引退至今,已經過了20年。他於1972年10月加入剛創立不久的新日本摔角,與虎面展開對決,在全日本摔角中與三澤光晴的二代虎面對戰,進入平成時期後,又在新日本擂台上以反選手會同盟和平成維震軍的身份活躍。WEB報知推出連載「『虎獵人』小林邦昭歷史」,回顧這位令人難忘的摔角選手的生涯。最終回將聚焦於「永遠的憧憬──安東尼奧豬木……關於未來的新日本職業摔角」。(福留崇廣)(原文發表於2020/10/30)
原文出處
2000年4月21日後樂園會館。小林邦昭於與獸神萊卡的比賽中引退。44歲結束現役生涯,從那時起已過了20年。如今64歲的小林,隸屬於新日本職業摔角的管理部,負責管理位於世田谷區野毛的道場。
「引退後讓我負責道場管理,一開始是以委託身份擔任的。然後,有人看到了我的工作表現,大約在我50歲左右時讓我轉為正式職員。50歲時能被轉為正式職員,這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的事,我非常感謝。」
17歲入門。在那個自己曾努力奮鬥、揮灑汗水與淚水的道場中,如今與新一代新日本職業摔角的選手們有所接觸。
「大家練習得都很認真。不過,現在的新日本已經沒有我們那個時代培養出的『豬木主義』了。那是在豬木先生離開新日本的那一刻起就消失了。現在只剩下『新日本』這塊招牌,並沒有任何選手是以豬木主義來行動的。不過,這也無可奈何。因為,在我們那個時代,對選手最為嚴格監督的豬木先生已經不在了。但是現在觀眾入場率很高,我覺得這真的很厲害。」
他對後輩們的更大活躍抱有期待。
「在這之中,被稱作『第三世代』的天山(廣吉)、小島(聰)、永田(裕志)、中西(學),我認為他們都成長為非常出色的選手。雖然中西已經引退了,但我希望第三世代的成員們還能再拚一把,讓自己的名字變得更響亮。」
在小林引退之後,新日本職業摔角進入了觀眾動員陷入苦戰的黑暗時代。當中支撐公司的王牌便是棚橋弘至。而現在,新日本被稱作職業摔角界的「一強」,無論是觀眾動員還是公司收益都已恢復。棚橋的努力成為了如今新日本閃耀的基礎。
「棚橋一開始也曾被說成是『花花公子』之類而遭到批評。但我們這個世界,是以觀眾是否願意入場作為衡量的世界。不管怎麼說,若粉絲不願進場,那就什麼都談不上了。所以即使被稱為花花公子,他堅持了自己的信念,最終讓觀眾回到了場館,結果來看,我認為這樣很好。不過,看起來現在的棚橋很疲累。看起來他幾乎沒有休息時間。除了訓練和比賽之外,還有採訪等各種工作,我覺得他沒有時間讓身體休息。他的膝蓋也似乎非常糟糕,希望他能休息一陣子。然後,希望他能再次閃耀。」
自引退以來已過20年,進入職業摔角界則是第47年。對小林來說,職業摔角是什麼呢?
「我認為職業摔角的魅力在於它擁有能夠鼓勵那些經歷過挫折或災難之人的力量。像是慰問災區之類的行程中,當最後聽到人們說『謝謝你,得到了力量』時,我會由衷地覺得,能從事職業摔角真的太好了。對我來說,職業摔角是人生的全部。我從未後悔成為職業摔角選手。能靠自己喜歡的事謀生,到現在還能靠它吃飯,我沒有任何後悔。」
他接著說道:
「我沒什麼上過學,高中退學,所以最終學歷是中學。像我這樣的人,是被安東尼奧豬木先生撿起來,讓我的名字能在黃金時段的電視上播出,讓我成為能靠這行吃飯的男人。我到現在還是最感謝豬木先生。當初正是因為對豬木先生的憧憬,才讓我得以進入新日本職業摔角。如果當時被拒絕入門,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一個怎樣的鄉下人。這麼一想,我的人生幾乎可以說是被豬木先生救了,我真的非常感激他。我想我們這一代的選手,大家應該都有著這樣的心情。」
在長野縣小諸市的一家書店翻閱雜誌時,對安東尼奧豬木一見鍾情,決定成為一名摔角手。入門後看著豬木的背影成長,並在與虎面選手的激戰中一躍成名。此後,無論是全日本職業摔角、平成維震軍……舞台不斷轉變。在擂台外,則是與癌症之間的壯烈抗爭。重疊著種種榮耀與痛苦,他心中始終懷抱的,是對「安東尼奧豬木」的憧憬。
「在我內心深處,始終存在著安東尼奧豬木。豬木先生教導我的『豬木主義』,即使時代變遷,依然牢記於腦海。我希望今後由オカダ(カズチカ)等人繼續延續這份精神。這就是我現在的夢想。」(完)